1.对吸油率的影响。
与未改性相比,改性后的微硅粉吸油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偶联剂改变了微硅粉的表面性质。
2.对活化指数的影响。
贵阳微硅粉改性前,样品表面呈极性状态,亲水性好,相对密度大,易自然沉降,活化指数低;改性后,样品表面呈非极性,疏水性增强,活化指数增加。改性剂量超过1.5%后,活化指数增加放缓。
3.对渗透时间的影响。
微硅粉的渗透时间可以表示改性样品与水或有机溶剂的相溶性。与水的长渗透时间表明疏水性好,亲水性差。与有机溶剂的长渗透时间表明疏水性差,亲水性好。微硅粉改性后,样品在液体石蜡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渗透时间减少。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渗透时间逐渐减少。综合吸油率、活化指数、渗透时间等指标,综合考虑经济成本等因素,理想选择改性剂用量为1.5%。
4.对分散性的影响。
颗粒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与其有机溶剂中的粘度有关微硅粉改性后,液体石蜡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样品粘度大大降低。